邓岳将军的传奇(15岁的小连长差点被枪毙)

邓岳将军的传奇——15岁的小连长差点被枪毙

2000年4月10日。

心力交瘁、功能衰竭的邓岳将军,躺在病床上仅靠药物、导管维持生命已经整整二年了,然而他终于坚持不住了。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战将,在与病魔的反复交战中,尽管竭尽全力顽强抗争,终还是实力耗尽,怆然倒下,耿耿忠魂于凌晨3时乘鹤飘然而去。已是医学专家的长女邓东安,深知自然规律的无情,但想到敬爱的父亲将永远的离她而去,不由泪水纵横。她轻轻的为父亲搽脸梳发,陪伴父亲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刻。

将军终年83岁。

邓岳将军的传奇——15岁的小连长差点被枪毙

将军的女儿

15岁的小连长差点被枪毙

1931年3月,邓述全经李金介绍加入青年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鄂、豫、皖边区,我红四方面军依托大别山英勇奋斗,给国民党军和地方白匪、恶霸、民团以沉重打击,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但由于战斗频繁加之补给保障困难,红军伤亡也很大,尤其连排干部伤亡比例更大。所以,连排干部更换较快,有时一场战斗下来,有人就可以由战士提升为连排长。参军两年多的邓述全,在今天看来,也许还是个新兵蛋子,但是当时得说是老资格了,老资格的邓述全十五岁当上了连长,孰料连长的瘾未等过足,就险些丧了命,这事让邓岳将军一生都深感遗憾的。

争强好胜的他,参军后也是手脚勤快,打仗勇敢,加之战时,红军连排干部伤亡大,换得也快,参军两年多就成了“老资格”,十五岁就当上了连长。一次防御战斗,全连打光了,阵地也丢了,四方面军军纪严,这样的指挥员要被执行战场纪律。邓述全被团长下令,执行战场纪律,枪决。在被几个人绑着,准备找一个小山沟枪毙时,他也毫无怨言,只为自己没打好这一仗感到惭愧,为给部队带来损失感到自责,更为因他而失去生命的战友感到痛心,静等执行。

也许上天对这个勇敢的小连长的眷顾,迎面遇上了一行人,“怎么回事?”,“执行纪律,枪毙丢失阵地的一个连长”,“几岁了?”,“15岁”,一看就知道是首长,执行人员忙回话,说明事由。

首长上下打量了一番邓述全,说:“你们回去吧,这个人就交给我了,我叫詹才芳,回去告诉你们团长就是了”。邓述全法场得救,随首长而去,给詹才芳师政委当上了警卫员。解放后的几十年,他对这位老首长、救命恩人一直感恩,爱戴,尊敬有加。

邓岳将军的传奇——15岁的小连长差点被枪毙

尚武之乡,不恋学堂,恋把式场,举石锁,私塾先生说:此子不学也罢,习武到也适合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40军和43军,奉“四野”总部命令组成先遣兵团,并以“西线兵团”之名义参加渡江战役,向长江以南的白崇禧部发起攻击。我118师作中为第40军南下先遣队,2月底于北平近郊出发南进,4月初到达湖北广水、应山地区并奉命休整。

4月上旬一天中午,湖北麻城顺河集邓家凹的村口驶来一美式吉普车,车后排坐着两个人和开车的司机身着土黄色布军装,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年龄约在30岁上下,宽脸阔眉,身着绿色呢军服,腰挂手枪。4个人左胸前均缀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牌。车在一家破旧的房屋前尚未停稳,着呢军服的人便急不可耐的跳下汽车,他一边从头上摘下帽子在手中轻轻的摔打,一边向四周环顾,嘴角自言自语地说:“15年了,想不到我能活着回来!”

邓岳将军的传奇——15岁的小连长差点被枪毙

上图女儿在给邓岳将军补衣服

“师长,您是1934年离开家乡的?”问话的是长着娃娃脸的小战士。

“对,1934年我们没能粉碎的第四次‘围剿’,部队被迫向西转移,从那时候起,我在也没有回来过”。

湖北麻城位于大别山西麓,是1927年爆发“黄麻起义”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最初的根据地,是革命老区。这里的群众觉悟高、思想进步,地方组织完善,对人民军队感情深厚,车上的人刚下来,就被群众围了起来。

“你是述耀老哥吧?”穿呢军服的人在人群中突然发现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审视片刻,他激动地上前拉住了这位50开外的、纯乡下农民打扮人的双手。“奥,奥。您是?”

“老人家,这是我们邓岳师长。”长着娃娃脸的小战士抢着说。

“小刘,不要瞎说。”然后对长着说:“大哥,我是你幺叔继洛的大儿子述全啊。”

“述全?”同车来的三个人被自己首长说出的这个名字愣住了,被称为大哥的人也愣住了,他将对方上下大量一阵子才醒悟过来,“喔,是述全,是述全,是我的兄弟述全,俺们都以为你不在了呢,看样子你长出息了,还当了大官了,嗳,这可是咱邓家的荣耀啊。我述全兄弟回来了。”

“大哥,我现在不叫述全,改名叫邓岳了”,邓岳瞧着愣怔怔的大哥接着说:“这些一两句话讲不清楚,歇下来听我跟你细说。”


我要当红军

1917年12月17日,邓岳(原名邓述全、邓述金)出生于大别山脚下的湖北省麻城县顺河集邓家凹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父亲邓继洛忠厚老实,母亲姓聂,为人宽厚。父母世代务农,仅有数亩山地,租种水田六亩,还得做豆腐维持家用。邓述全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邓家凹虽位于大别山脚下,但地势较平坦,且接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故自然天剑尚好,以田维命的农人只要勤于劳作,温饱本不是愁事,明末清初此地曾出了位武举人,举人老爷光耀门庭,声名显赫,引来乡众羡慕,各家各户每每常以此教导子孙。日久天长,时代相传,此地便形成练功习武的风尚,邓老汉为人本分,世代为农,子女七个,六男一女,可惜家境贫寒,只有三个儿子娶妻成家。

1917年农历12月17日寅时,邓老汉最小的儿子邓继洛喜得贵子,添丁加口,取名邓述全。人口渐增,生活生活更拮据邓老汉无奈之中只好让儿子独立家门,邓继洛分的数亩山地和半头牛,年产花生20余担,远不能满足生活之用。

尽管如此,邓继洛还是让7岁的儿子去私塾学堂,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学三年,幼小的邓述全虽性格倔强,但很懂事,除了上学,经常起早贪黑帮助家里干活,只是学习并不上心,常招来先生、父亲的责难。

学了三年。然而不幸接连发生。邓述全10岁时母亲去世,次年父亲相继病故,遗留下邓述全和弟弟妹妹三人,他从此失学在家放牛,12岁时弟妹二人因患天花先后去世,邓述全更加孤苦,备尝人间冷暖、孤独辛酸.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坚强、倔犟、忍耐的个性。

1929年6月,邓述全在本乡参加童子团,担任放哨、站岗、贴标语和散传单等工作。他工作积极,在10月担任童子团团长。后来游击队时常在本地打仗和宣传,知道了红军是打富济贫,打土豪劣绅,为穷人翻身的。当时县区两级均已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本地参加红军的人很多,所以,他自己也想参加红军,1929年底,邓述全独自到游击队报名,因年纪太小没有成功,第一次参军他吃了闭门羹。

那时,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为了来往方便,主动与负责在村口盘查行人的这位童子团团长接近,时渐日久,俩人成了莫逆之交。正是这位莫逆之交才使邓述全参加红军的愿望得以实现。

“小兄弟,队伍上可不比你们的童子团,行军打仗,又苦又累又危险。”

“我不怕,穿上军装多带劲!”

“哎,还要杀白匪、救穷人嘛。”

“对,我就是要杀白匪,救穷人!” ,

“你当真想去?”

“谁跟你扯笑谈?”

“好,我送你去当红军。”

剃头匠原来是红军麻城县独立团一营三连的一名侦察员。

1930年2月,邓述全拿着剃头匠写的纸条,与一位同族弟兄邓述典步行30里,来到县独立团驻地。途中,他产生一个想法,想改名叫邓述金,那是他死去弟弟的名字。一年里,弟弟的音容笑貌时时在他眼前闪动,出于对弟弟的怀念,他改名为邓述金,这样,邓述金成为麻城县独立团一营三连三排九班的一名红军战士。

1930年10月,独立团编入红一军,邓述金成为主力部队的战士了。1931年1月,红一军扩编为红四军,邓述金在红十一师当战士,参加保卫鄂豫皖苏区的战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