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古诗意思全解(再论余秀华新解唐诗登鹳雀楼)

今天是5.20 在这个充满爱的特殊日子,祝福每一位诗歌爱好者:爱情、婚姻、生活如诗、如歌!

“诗无达诂,味有别裁”,诗词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有时,诗人“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赋予诗深刻的寓意、宽广的时空,丰富的想象。

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开笔就有万里之景,江河奔流、群山耸立、红霞满天,好一幅绵绣河山卷面。而余秀华新解唐诗,却把前半首诗放在三尺床第之中,由自然写景创解为人为造景,这种解读堪称“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清代诗评家认为:“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作者要借山河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知余女士怎么解读诗的下半首。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无处不在,若哪天,有个好学的学生拿着余女士的新解唐诗去问老师,老师该如何开口。余女士是名人,千千万万的老师却默默无闻。

余女士说:“唐诗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解读都不会形成侮辱,……”这是怎样的谬论,我不知倒底唐诗是死的,还是后人的脸是死的。据史料记载,《登鹤雀楼创作于727–741年,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励志名诗,却被当今的励志名人、诗人解读为二人的床上运动 。是浅溥无知?而是低俗下流。

余女士曾说:“在这肮脏龌龊的世界,几句脏话算个屁,在这真爰越来越少的年代,处女的身体都是肮脏的,别说什么性嚣官了”。在余女士的眼里,世界如此丑陋,人,没有礼仪廉耻,大家可以信口开河,自然不知“侮辱”为何物。

在无衣蔽体的原始时代,人类的祖先尚且知晓拿腾叶遮盖身体,而今天一些所谓的文人,却把人脱得一丝不挂,置于大庭广众之下,还美其名曰:“率直、真实”。这种“率直、真实”实在令人作呕。

可悲的是这种“率直、真实”还在继续,为搏眼球,什么脏话都讲得出口。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怎样引领青年一代,怎样爱护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婚姻,值得大家三思。文学是人们精神粮食。

广大诗歌爱好者,特别是诗歌创作者,不能对这种出口带“脏”,动辄拿“性”说事的人、行为熟视无睹。诗苑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应该将这种行为、这种人从诗苑里清除。还诗苑的神圣、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