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一组《窦娥奇冤》图片)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于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经关汉卿之手,成功将窦娥这一屈死的孝妇形象传播得家喻户晓,窦娥的命运令人惋惜。

关汉卿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其在世界文学史上可以碾压莎士比亚,然而,深受儒家文化和思想影响的关汉卿在其文学作品中,会不经意间透露出自身对儒家伦理纲常的坚决维护和对王道乐土的向往。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一、造就窦娥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是谁?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追究这个问题呢?冤有头,债有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底是谁将窦娥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儿推到了糊涂官的铡刀之下?

追根溯源,这个人正是窦天章——窦娥的亲生父亲,要不是他因为欠了蔡婆婆的高利贷无力偿还拿窦娥抵债做童养媳,窦娥就不会被冤死。可怜窦娥当年只有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被自己饱读诗书的父亲抵给了蔡婆婆做童养媳,三岁上亡了母亲,命运已经对她极度不公平,谁知道狠心的父亲居然还将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拿来抵债!

窦天章自己也承认“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

明知道是卖女儿,窦天章为何还要这样做呢?按照窦天章自己的解释有三个原因:

第一,经济上贫穷,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他数次问小生索取。教我把甚么还他?”

窦天章作为秀才,不不可能做出欠债不还的荒唐事情的,但自己又身无分文,怎么办?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第二,蔡婆婆提议。

“谁想禁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

这就成了窦天章“卖女儿”的直接动因了,他的潜台词是“不是为父狠心,实在是家里没钱,债主有看上了你啊。”

第三,为考取功名。

在古代,一般知识分子读书的根本动力就是考取功名,出仕为官。而且,儒家也把出仕为官当成了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特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一心想着出人头地的窦天章是不可能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的,带着窦娥还成了自己的累赘,索性来个一举多得,一来可以抵债,二来可以让自己轻装上阵,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七岁的窦娥就成了蔡婆婆家八岁儿男的童养媳。

其实,在窦天章心里还有一种思想在作祟,那就是“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子女的命运本该掌握在父亲的手里。

所以,与其说是窦天章狠心将亲生女儿推向了悲惨命运的漩涡,还不如说是儒家的伦理纲常一步步将窦娥逼向了痛苦和不幸的深渊。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二、既然窦娥能感天动地,天地为何不能惩恶扬善?

窦娥被问斩,感天动地那一折是全剧的第一次高潮,窦娥为了不让蔡婆婆经手重刑拷打,果断承认了毒死“公爹”的大罪,被糊涂官直接开刀问斩。

“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包荒淫漏面贼!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从这段唱词可以看出,窦娥内心的不甘,但碍于伦理纲常的教化,她不可能控诉官府的昏庸,只能怨天地瞎了眼。

然而,窦娥的冤屈最终还是感动了天和地。

窦娥在临刑前向刽子手提出几个条件,最重要的就是 “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另外,窦娥发下三个重誓,分别是:

第一,“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第二,“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第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果然,“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足可见窦娥委实冤枉。

紧接着,“楚州亢旱三年”。

窦娥的三个重誓一一得一实现。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天地因窦娥的冤屈而显了“灵圣”,为什么关汉卿不安排天地惩恶扬善的桥段呢?

天打雷劈那个作恶的张驴儿,五雷轰顶那个不明辨是非的糊涂官?而要让楚州百姓亢旱三年?老百姓又有什么错呢?

而且,作者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楚州太守塑造成一个贪赃枉法之徒,只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糊涂官的形象,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是关汉卿的聪明之处,杂剧是用来舞台表演的,如果将官场黑暗牵扯过多,定会招来官府的阻挠甚至查办,招来祸端给自己。

既然这样,那么直接将剧情安排为天地圣灵惩恶扬善不更解气,更安全吗?为什么后来又要安排出任钦差大臣的窦天章来巡查此案呢?

关汉卿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钦差大臣、八府巡按明镜高悬,让沉冤得雪的案例,这只能说明,关汉卿老爷子从内心深处还有“君为臣纲”的伦理观念。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三、《窦娥冤》的结局更是表现了“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的虚伪性

“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张驴儿毒杀亲爷,谋占寡妇,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升任州守桃杌并该房吏典,刑名违错,各杖一百,永不叙用。赛卢医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结局可谓是大快人心,窦娥沉冤得雪,蔡婆婆老有所依被窦天章收养,恶人均得恶报。

窦天章作为钦差大臣,代表的是皇家的威严,他让窦娥沉冤得雪正是为了彰显皇家法纪严明、明镜高悬。

在古代,再有风骨的文人志士,可能会痛骂官吏的贪赃枉法,但绝不会直指要害痛斥皇家的是非,就算是皇帝荒淫无道,也只说是皇帝偏听偏信,是周围的人没有尽到进谏的职责,就算是要向皇帝逼宫,也要打出一个“清君侧”的幌子来,为什么?就是为了合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法”。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四,窦娥只是一个伦理纲常的牺牲品

窦娥的“冤”有点不值。

首先,婆婆受刑和自己的命比起来孰轻孰重?难道就为了一个所谓的“孝”连自己的名都不要了?“人之发肤受之父母”,这样轻易就把命搭进去了,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吗?为了尽到媳妇的“孝”,就枉顾对父母的“孝”?是不是有点儿自相矛盾?

第二,蔡婆婆和张驴儿、赛卢医之流可谓是一丘之貉。

蔡婆婆放高利贷为生,窦天章借了她二十两银子,一年后连本带利要四十两,是不是有点儿贪得无厌呢?张驴儿父子无意间救了蔡婆婆,张驴儿父子见色起意,想做“接脚”,父亲娶蔡婆婆为妻,张驴儿娶窦娥为妻。贪生怕死的蔡婆婆居然答应了,还把张驴儿父子带到了自己家,并劝窦娥从了张驴儿。凡此种种,即使用关汉卿老爷子的眼光来评判,也有点儿“有失妇德”吧?应该令人不齿吧?替这样的婆婆去死,值不?

第三,为了彰显自己的冤屈,而将黎民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让“楚州亢旱三年”,到底是孝,是善,还是殃及无辜?一人之死就要万民之死来作为代价?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五、被关汉卿奉为正义化身的钦差大臣,让窦娥沉冤得雪的窦天章更是虚伪

先是为了抵债将女儿卖于蔡婆婆做童养媳,只考虑了“父为子纲”,而枉顾“父慈子孝”的圣人之训。

其次,金榜题名后不积极寻找女儿,还说是因为蔡婆婆给窦娥改了名字,找不到窦娥就不会找蔡婆婆?《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在当官后还找到了搬家后的甄士隐妻子呢。找一个蔡婆婆就那么难吗?怎么后来海捕赛卢医时却那么容易?还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找,在他看来亲情不值一提,表现得是内心的“伪善”。

第三,首次见到窦娥的卷宗后,因为姓“窦”,犯的又是谋害公爹的“大不赦”之罪,索性将卷宗几次三番压在最下面,有点儿先入为主,他的公正廉明有很大的作秀成分。

所以说,窦娥的冤不在当时社会政治黑暗腐败,而在封建社会愚弄妇女和广大人民的伦理纲常。

窦娥为何要发重誓牵连无辜百姓?关汉卿想表达什么?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七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推荐:

石秀是最后一批上梁山的,也没多大名气,为何能位居第三十六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时代的皇帝刘宏每天都干些啥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