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恶是谁提出的(人性本恶是哪个学派的)

东方既白 著

说到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问题,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中国人应该最有发言权,其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历经几千年而不止,基本上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持久的一场辩论赛了。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善”、“恶”问题时,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多种派别。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

2.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善性是后天人为的。

3. 性无善无恶论:这其中包括: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墨家的性“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道家的性“素朴”论,庄子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明代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4. 性有善有恶论:这包括先秦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等: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

但就其历史影响和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说,主要形成了3大派别,一个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基础的儒家思想,一个是以荀子的“性恶论”为基础的法家体系,另一个则是以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代表的新儒家思想。虽历经千年历史沉浮和朝代更迭,而经久不衰,被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备至,有人因提倡尊儒尚学而民风大治,吏治而催生大治,有人因推行尊法崇法而成雄图霸业,有人因儒法兼治而成盛世之治。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为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荀子言:“人性本恶”;孟子曰:“人性本善”

看到这可能有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都能自圆其说,各行其道,而且还能经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呢?究其原因,正如李宗吾先生在其《厚黑学》里所说:人性中的善恶公私,和高低长短等概念一样,完全取决于参照系,即所站的立场和角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还是那个庐山,为什么不同的人却能看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差异呢?《周易·系辞上》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其实这跟《易经》“综卦”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易经》已经把这些因立场不同而造成千差万别的情形,归类总结为了“阴阳之道”的最简易模型体系。因此,针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还是不妨回归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性”问题上来一一解读。

比如孟子的“性善”论,其本意是说:“善”来自于内心,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虽然人先天有善性,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而荀子的“性恶”论的本意是说:“恶”来自于人的本能,但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也就是说,人先天没有的善性,经过后天的学习也可以具备。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为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孟子曰:”人性本善“

其中,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探测价值平衡的道德感官,由“灵魂子”本体元素构造;是非心是灵子的运行轨迹偏好,外倾人格类型的人是非心偏好收集信息、分辨信息,内倾人格类型的人是非心偏好理解信息、处理信息,其运行状态既受道德感官操控,又受心理器官的自然需求操控;当一个人的道德感官不能控制自已的是非心时,该人就会退化为经济动物。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性中恻隐心、进取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的本能表达,属于结构性属性,不是由人性之外的力量推动形成的。孟子的这一论点十分精辟。实践也证明了孟子所说是事实。

再比如荀子说“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为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荀子曰:“人性本恶”

但是荀子说人性本恶,并不是说人就是罪恶的,他提出通过后天的教化我们可能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人,甚至是圣人。《性恶》篇曰: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为)也。圣人与众人没有区别的地方,是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但是圣人的过人之处,是其个人修养,可以克制自身多余的但是出于天生的欲望,这就是儒家理想中的个人修养的极致。

而我们自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性恶论“的一个证明,只因人性是恶的,才需要编著《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去引导小孩子的天性,从小灌输其仁义伦理思想,才不致于小孩子们随乎本性而走上歧途。

人性本恶,因而教育就特别的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就是要通过学习道德,抑制恶的本性,成为善良的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因此,在社会法律制度建的设中,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以“性恶论”为基础的。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为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虽殊途而同归

从这里我们应该很容易看出,所谓“性善”、“性恶”只是孟子和荀子在寻求一个论证目标过程中所寻找的不同的“论据”而已,虽然这两个论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反面,但是孟子和荀子也已阐明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基础角度分析,看到的不同问题;且以此为依据,所要论述的目标方向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教导人后世“向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人的论述目标并非是相对的,而是相向的。就是说,孟子、荀子都在寻求人类“向善”的途径,但是在论证的开始,两人却站在了不同的出发点上了,孟子的出发点是“人之初由心念而性生善”、荀子的出发点是“人之初由本能而性生恶”。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无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孟子的“性善”论,都是以人观人的唯心主义观点,都是因错误的假定而导致的错误的观点。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批判的基础上从中看到和借鉴孟子、荀子论述中积极的成分。

比如孟子的性善论其实是后天变恶论,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是后天变善论。二者的积极因素就是,二者都强调了人后天的学习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他们的区别就在于论证人要向善的不同路径而已。孟子勉励人们,人心本善人可以为善,但一定要注意后天的养成,千万不要让善性丢掉了;荀子告诫人们,人性本恶但也可以向善,关键是用礼和理来节制欲望而不至于太放纵,也可以为善。一个主张道德修养要向内求索发明本心;一个主张加强社会的道德教化和礼制约束。但他们的社会理想都是一样的,都是劝人向善之说,都源于他们对拯救人性拯救社会的责任心。不过孟子主张靠自己的自我修行,自律担当,激发人性中那“阳”的部分,荀子主张靠外界礼法制度,他律约束,即管人性中那“阴”的部分,一个软,一个硬,一个扬善止恶,一个以恶制恶,殊途而同归、浑然而天成。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为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人性善恶皆阴阳,顺生而逆亡

至此,关于孟子“人性本善”和荀子“人性本恶”论述的问题本质,其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因为按照世间万物皆阴阳,及其所遵循的“混沌无极,无中生有,有中化无”总原则来看,“性无善无恶论”和“性有善有恶论”的合而为一更趋于“实事求是”的现实合理性。其理由有二:一是万事万物皆遵从“混沌无极”和“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总原则,无是有的终始点,有是无不可剥离的、对立统一的组成部分。转化到人性的论述就是: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的,人初生之时是“混沌无极”的,犹如一张白纸,无善亦无恶,即庄子所说的“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

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即人之初如“白纸一张”,既无“善念”也无“恶性”,所谓“善恶”都是后天受各方面影响形成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承认,人作为生物,有生物“求生存”的本能,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本能也是“因物质”所带来的“意识”,说到底,也是后天的“物质变化”所引起的“意识”产生。也就是说,人生下来还不具备“善”、“恶”意识,“善”、“恶”意识,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养”成的。

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开始了“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催生演变,既遵循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的本质要求,又遵循墨子“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演变规律。其随环境的阴阳特性而变化,随真意妄念而启动,从“无善无恶心之本”的“混沌无极”本质中,“无中生有”,“有善有恶意之动”,最终再从“有中”化归于“混沌无极”,有时是善恶意念的“化无”。有时则是身心意念皆一同“化无”,要看其善恶执念的深浅程度。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为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二是无论人性其如何生化,其有无生成转化的规律则是固定不变的,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规律,身体内先天的那个“无善无恶、混沌无极”的“本心“和后天的那个“有善有恶、阴阳太极”之“意”,无论其两者之间如何纠缠瓜葛,都跳不出“阴阳之道”的对立统一性问题。心与意相通相合时,则混沌无极,无善无恶,心与意相悖相克时,则阴阳太极,可善可恶。穷凶极恶之人,亦有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性,一心向善之人,亦有信马由缰,横冲直闯,冲动暴起,瞬间成魔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人为割裂的方式看待“人性善恶”的问题,而应该站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性上整体看待“人性善恶”的问题本质。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讲《站在阴阳太极的维度和层面看,人性善恶皆阴阳,顺生而逆亡》

上一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浅论“圣人德善”和“好好先生伪善”的区别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悟“道”,首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以周敦颐的《太极图》为基础,系统性揭秘《道德经》所蕴含的

整体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