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边理论是什么意思(裙边理论的由来)

关于市井经济学“裙边理论”

裙边理论 hemline theory。由1920年,宾州大学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的一种形象描述市场走势理论。裙边理论又称裙边效应。20世纪2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昌盛,股市上扬,妇女也普遍选择短裙。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时,女性则往往选择长裙。换言之,女性裙子越短,着装越性感,穿着越少,透明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这就是国际上流行一时的,也是著名的 “裙边理论”,即女人的裙子长度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情况成反比。这个理论如今未必合时,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而已,因为女性穿短裙可不管经济好不好………

例如:苏格兰短裙等于一部英国史。苏格兰人视苏格兰短裙为“正装”,在婚礼或者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才穿。直到现在,苏格兰的军队还把苏格兰短裙当成制服。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服表示他们对英格兰人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1745年,英国汉诺威王朝镇压了苏格兰人的武装起义后,下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苏格兰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兰的装束为标准,违背者将被处以监禁或放逐。苏格兰人为此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斗争,最后于1782年迫使汉诺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为自己赢得了穿裙的权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