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和风俗按顺序表格(十二个传统节日的时间和风俗))

汉族传统节日及习俗

(一)春节

1.时间及古称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旦等。

元旦古今有区别,古代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辛亥革命后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2.起源:“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农业。之前立法规定将农历十月定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直至西汉时期汉武帝颁布实施《太初历》,将农历正月定为一年的开始。

3.主要习俗

祭灶、扫尘、贴春联、除夕守岁、拜年、给压岁钱等

4.文化意蕴

团聚、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陆游《己酉元旦》

(二)元宵节

1.时间及古称

农历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元夕等

2.起源

有三种说法。

(1)起源于佛事活动,在东汉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

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后逐步形成民间盛大的元宵节。

(2)起源于道教,道教曾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将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认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下元节是水官解厄,后上元节逐渐形成元宵节,中元节、下元节主要用于祭祀。

(3)起源于汉代,民众在乡野持火驱赶虫兽,希望可以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后逐步演变为元宵节。

3.主要习俗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迎紫姑等

4.文化意蕴

如意太平、团团圆圆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三)寒食节

1.时间及别称

清明节前二日,亦称“禁烟节”、“冷节”

2.起源

为了纪念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遭到晋献公姬诡诸的追杀,颠沛流离十九年,介子推与一批老臣始终追随左右。在最艰难的时刻,介子推甚至割股肉供重耳充饥。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介子推,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听信小人谗言,下令放火烧山,意外将介子推及其母亲烧死。

3.主要习俗

禁烟、冷食等

4.文化意蕴

拜扫祭祖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

(2)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

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四)清明节

1.时间

春分后十五日

2.起源

清明节得名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3.主要习俗

扫墓、戴柳、植树、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

4.文化意蕴

对先人的缅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五)端午节

1.时间及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五月节、浴兰节、重五等

2.传说

有三种传说。

(1)纪念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多次劝诫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夫差听信谗言,赐剑让伍子胥自杀,后将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投江。

(2)纪念孝女曹娥。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而哭。过了十七天后,曹娥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3)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屈原遭受排挤被流放,楚国亡国后,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三个传说中,以纪念屈原流传最广。

3.主要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佩香囊,饮雄黄酒等

4.文化意蕴

爱国情怀、适应节令、驱邪避害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的《澡兰香·淮安重午》

(六)七夕节

1.时间及别称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等

2.传说。

牛郎、织女两人相爱,玉皇大帝认为神仙不能下嫁给凡人,于是拆散二人。后又被两人的真情感动,准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相传这一天,喜鹊飞上天庭,为牛郎织女搭鹊桥。

3.主要习俗

乞巧、拜魁星

4.文化意蕴

崇尚美好与幸福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七)中秋节

1.时间及别称

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八月节、追月节等

2.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3.传说

后羿因射下九个太阳,被王母娘娘赏赐长生不老仙丹,后羿将仙丹交由妻子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仙丹,嫦娥自知不是蓬蒙的对手,情急之下吞下仙丹飞升上天。后羿回家后痛心不已,于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摆下宴席,盼着与嫦娥相聚。

4.主要习俗

拜月、吃月饼

5.文化意蕴

对团圆的渴望

6.常考相关诗词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八)重阳节

1.时间及别称

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登高节等

2.起源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3.主要习俗

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

4.文化意蕴

步步升高、高寿的意愿;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5.常考相关诗词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常识积累: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少数民族特色节日、饮食及文化

(一)壮族

【特色节日】三月三

【代表性饮食】五色糯米饭

(二)傣族

【特色节日】泼水节

【代表性文化】孔雀舞

(三)藏族

【特色节日】雪顿节

【代表性饮食】青稞酒、酥油茶

【代表性文化】格萨尔王

(四)回族

【特色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

【代表性饮食】馓子

(五)蒙古族

【特色节日】那达慕大会

【代表性饮食】马奶酒、手抓羊肉

【代表性文化】蒙古长调、嘎达梅林

(六)维吾尔族

【代表性饮食】馕

【代表性文化】阿凡提的故事

(七)满族

【特色节日】背灯祭

【代表性饮食】萨其马、满汉全席

(八)朝鲜族

【特色节日】老人节

【代表性饮食】泡菜、打糕

【代表性文化】《阿里郎》民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