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瞧电影(走着瞧电影表达意义)

一句话点评:与以往的知青电影有很大的不同,电影没有特别强调主角的知青身份,更没有夸张知青生活的浪漫或者苦难经历,而是更真实或者说更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

电影《走着瞧》是“70后”导演李大为的第一部电影,他曾执导过《金粉世家》《红粉世家》等多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走着瞧》还入围了2008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是得到台湾金马奖**焦雄屏的好评。电影是根据天津作家王松的小说《双驴记》改编的,是一部集黑色幽默、另类、荒诞、魔幻、还有点恐怖的“后知青电影”。电影打的是知青牌,恰逢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所以吸引了不少老知青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关注。可惜电影只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新首都电影院一家放映,而且每天只有黄金时间段放映一场。

我为什么说它是“后知青电影”或者干脆叫“另类知青电影”呢?因为它与以往的知青电影有很大的不同,电影没有特别强调主角的知青身份,更没有夸张知青生活的浪漫或者苦难经历,而是更真实或者说更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男主人公马杰也许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但是他的这些知识和理想,面对现实却显得百无一用,那本被当时青年人奉为人生指南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那句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最后不过是一个反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理想就是能吃上个鸡蛋,知识就是如何把驴喂好,非常简单,但是看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被主人公搞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影片最终演变成了人和驴的战斗,你死我活的报复。人性与兽性在彼此的较量中获得淋漓尽致的暴露和宣泄。看到这里,我不禁怀疑,这就是被我们无数次歌颂和追忆的“无怨无悔”的知青生活么?那个“改天换地”的火红年代怎么会这样?我是相信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里的知青呢?还是相信《走着瞧》里的知青?哪个更真实?几年前我曾看过几部被评论界称为“ 后知青”的小说,刘醒龙的《大树还小》、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李洱的《鬼子进村》等等,他们以完全不同的目光重新审视了知青生活,试图以冷静、客观,甚至是怀疑主义的精神还原那段历史的真相。对此我曾撰文予以肯定,认为在以浪漫主义为主流的知青文学中需要现实主义的声音,需要个人化的叙述。而在这部影片中,除了原创作者王松有过短暂的知青经历之外,其他主创人员大多出生于七十年代以后,而两位男女主角文章和白静更是典型的“80后”。在他们身上完全没有困扰那些老知青们一生的“知青情结”,这种时间与代际的距离反倒赐予了他们客观、清醒地认识那段历史的基础和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宁可相信《走着瞧》。

不得不说,影片的摄影出奇地好——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朴素纯静的乡村镜头了。这应该与导演出身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有关。而男主角文章的演技也值得肯定。这是他的电影处女作,他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把握都相当到位,他的神态就是知青年代苦闷的象征。女主角白静则是新人,但是她把农村女孩的淳朴和悲剧命运演绎的非常可信,让人对其将来抱以希望。导演李大为也基本上控制了电影的场面和节奏,尤其驴车将两个昏睡中的偷情的赤裸男女拉回村里那一场戏叫人称绝,现场不时有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但是,我对驴自焚后追杀马杰那场戏感到有点惋惜,这本来是电影中最重要最壮烈的一次碰撞,虽然那头驴最终被烧成骨架,威武地屹立在院子的中央,令人触目,但这场戏过程本身的内在的震撼力显然没有充分爆发出来。而结尾黄磊扮演中年马杰的那一场,基本可以删去。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称道的小成本电影,在以金钱和票房衡量电影成败的今天,它没有矫情、没有粉饰、也没有功利、更没有虚伪,它荒诞,但却真实,它另类,但却让人回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