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古今官员职位简单介绍对比)

古代官员职位简单介绍

我国古代官员职位各历史阶段不同,分类繁多,这里为大家简略介绍下。

中央官制

战国时,各国国君之下设,分掌文武权柄。我们熟知的例子有,赵慧文王以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但同时期楚国最高长官为令尹,武官是上柱国,与其他国官职不同。

秦朝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组成的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旨意辅理国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秦国的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也称为宰相。

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在,权力却逐渐缩小。西汉末丞相改成大司徒,太尉改成大司马,御史大夫改成大司空,号称三公,且都是宰相。但是到东汉光武帝时,三公权力变小,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

这里的台阁指尚书机构尚书台。后世称尚书省。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后来由于尚书省权势太大,又设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分职制度。

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唐代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所以此官不轻易授人。常常给他官员加“参与朝政”、“参与政事”之类的名义,以执掌宰相之职。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二府。而辽代的中枢机构是南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

明朝的话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辅政,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

清沿明制,到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大学士也就没什么职权了。

古代官员职位简单介绍

我们在影视剧中能看到古装剧有时会提到九卿,这里的九卿是自秦汉时中央的行政长官。

九卿

一、奉常,后称太常。掌宗庙礼仪。

二、郎中令后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

三、卫尉,管宫门近卫军。

四、太仆,管皇帝车马。

五、廷尉,汉时又称大理,是最高的法官。

六、典客,后称太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八、治粟内史,后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九、少府,管宫廷总务。

以上就是后世称的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称执金吾。以及掌管营建宫室的将作少府,后称将作大匠等等。

古代官员职位简单介绍

尚书本是九卿中少府的属官。后发展为尚书台后,事物增多,于是分曹治事。每曹设尚书一人。到隋代确定为: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唐代因唐太宗避讳改民部为户部。

六部:

一、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审查、考绩、升降等。

二、户部 ,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三、礼部,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四、兵部,掌管全国军政。

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六、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六部成立,九卿的职权后面渐渐变小,有的直接裁撤。

史官

周代太史,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秦汉时太史、太卜、太祝等官归奉常领导。魏晋南北朝设专职史官,称著作朗。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监修国史。宋代史馆称为国史实录馆,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明代史官并入翰林院。

武官

春秋时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称号,后来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魏晋以后将军名目繁多,不再详述。

古代官员职位简单介绍

地方官制——县

春秋时地方行政单位有邑县。邑县的长官,鲁国卫国称宰,晋国称大夫,楚国称令尹。

战国时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为主。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为主。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

隋唐县的长官统称令。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则称为“知某某县事”, 简称知县。明清沿用知县之称。元代则称为县尹。

古代官员职位简单介绍

品阶勋爵

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汉代以俸禄多寡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曹魏时职官分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隋唐时,九品又分正从,自正四品起,每品又分上下两阶,共三十级。明清加以简化,九品只分正从,共十八级。

隋代把有职务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到唐代把前代散官官号加以整理补充,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称阶,即阶官。

唐代采取某些散官的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称勋,即勋官。 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等,共十二级。

周代封爵:公侯伯子男。

汉代实际封爵的只有王侯。皇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所以称诸侯王。汉初异姓也封王,异姓受封者统称列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